律师解析行贿不移送的七种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行贿不移送起诉的情形需综合判断,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形:
1.犯罪较轻
根据行贿犯罪的事实、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认定为“犯罪较轻”。例如,行贿数额较小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
2.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
行贿人主动交待办案机关未掌握的重大案件线索,或其线索对重大案件的侦破、证据收集、追逃追赃等有重要作用。
3.有重大立功表现
如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等。
4.因被勒索行贿且未获不正当利益
若行贿人系因国家工作人员索贿等被迫行贿,且未实际获得不正当利益,不构成行贿罪,自然不移送起诉。
5.情节显著轻微
行贿数额较小且无严重情节,可能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不移送司法。
6.存疑不起诉
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证据不足,无法证明行贿行为或“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关键事实,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
7.相对不起诉
行贿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如行贿人主动认罪认罚、积极退赃、配合调查等,检察院可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需注意,以上情形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综合判断,实践中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审批要求。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