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最高法指导案例: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
最高法指导案例: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裁判要旨】1.危险驾驶罪属于行政犯,对“机动车”等概念性法律术语的理解应当与其所对应的行政法规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扩大解释。国家标准对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具有法律规范意义上的约束力。2.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或者驾驶超标电动...
-
最高法指导案例:被告人对事实性质的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
最高法指导案例:被告人对事实性质的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裁判要点 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能认定为翻供,如实供述与被告人行使辩解权并没有根本的冲突。无论被告人将其犯罪行为辩解为无罪或将此罪辩为彼罪,都属于对行为性质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不能因此而轻易地认定其翻供。悔罪表现与被告人行使辩解权是一个问题...
-
《人民司法·案例》对法医鉴定意见的实质审查
《人民司法·案例》对法医鉴定意见的实质审查形式上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所出具的鉴定意见未必在实质上符合刑事审判证据标准。为确保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据资格,审判人员有资格也有必要积极主动运用逻辑、常识和经验,从鉴定机构是否使用了符合行业标准的鉴定方法、得出的实体结论是否参考了必要的材料等方面对鉴定意见作出实质...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起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起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我国药品管理法确立了根据药品功效确定假药、劣药的理念,合理划定了假药和劣药的界限。随着药品管理法的修改和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为更好处理危害药品安全犯罪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22年3月,“两高”联合制定《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
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
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受贿行贿一起查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指导全市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精准办理行贿案件,共同打好反腐败“组合拳”,推动实现对腐败问题的标本兼治,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选编了...
-
派出所所长及民警,因刑事案件久拖未办,被判处玩忽职守罪
派出所所长及民警,因刑事案件久拖未办,被判处玩忽职守罪耿某玩忽职守罪一案二审刑事裁定书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金某,男,1966年5月13日出生,回族,大专文化,群众,警察,2005年7月至2016年4月任丰宁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凤山派出所所长,捕前住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2019年5月6...
-
既参与行贿又接受贿赂且存在层层请托谋利如何定性(民警贿赂犯罪案例)
既参与行贿又接受贿赂且存在层层请托谋利如何定性(民警贿赂犯罪案例)【典型案例】2018年5月,万某的公司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A省甲县公安局立案侦查,该案承办人为甲县公安局民警胡某。为了打点关系,万某找到其同学B省乙县公安局民警黄某,黄某找到其老乡甲县公安局民警何某,通过何某牵线搭桥最终与胡某...
-
如何认定盗窃燃气案件的犯罪金额(盗窃罪案例)
如何认定盗窃燃气案件的犯罪金额(盗窃罪案例)【基本案情】2015年12月28日,北京槐香园烤鸭店(以下简称烤鸭店,李某为烤鸭店经营人)与北京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以下简称燃气公司)签订了北京市非居民天然气供用合同,供气价格为3.16元/立方米。通气时烤鸭店用气设备为3台鼓风中餐灶、1台四眼砂锅...
-
案例解析,窝藏犯罪中自首的认定
案例解析,窝藏犯罪中自首的认定裁判要旨被告人实施窝藏罪犯以后,主动向公安机关进行投案并交代被窝藏的罪犯故意杀人的事实及逃跑踪迹的,认定为自首行为,但不构成重大立功。临时性的安排犯罪分子住宿、就餐等并劝其投案自首的,在此期间被抓获的,不应认定为窝藏和包庇。基本案情公诉机关指控称:2018年7月9日,被...
-
帮信罪不起诉案例(三个方面,七个案例)
帮信罪不起诉案例(三个方面,七个案例)所谓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是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关于该罪的具体认定,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在客观方面,行为人需要有“帮助行为”。这里所称的帮助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以下是从三个方面...
-
帮信罪不起诉案例汇总(17种不起诉要点)
帮信罪不起诉案例汇总(17种不起诉要点)查阅、收集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的无罪不起诉案例对律师办理此类案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作出不起诉理由主要有“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本文归纳的不起诉类型主要是“ 法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
-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案例)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案例)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都是《刑法》规制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内部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侵犯单位财产的行为。从主客观的维度分析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有助于维护法治经济市场的正常运行。关键词:挪用资金罪 职务侵占罪 区别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
-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区别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区别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都是指盗用他人财物的行为,但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区别。挪用公款罪是指:在担任国家机关、国有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或者使用公款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从轻处罚的情况,即...
-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的区别(案例)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的区别(案例)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看似一字只差,其实有很大区别,下面通过案例给大家分享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的区别。典型案例: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桓台县新城镇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某某利用职务之便,将村委收取的137万余元土地承包租赁费用于其个人营利活动。...
-
新型网络抽奖式销售经营行为性质的认定(案例)
刑事审判参考(2021年第6辑,总第130辑) [第1461号]陈某等人开设赌场案-新型网络抽奖式销售经营行为性质的认定 节选裁判说理部分,仅为个人学习、研究,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二、主要问题 如何认定新型网络抽奖式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