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公立\民营)收受医疗器械供应商贿赂(回扣)如何定罪
医生收受药企贿赂的定罪问题,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认定。其核心在于判断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具体取决于医生的身份属性以及贿赂行为的性质。以下是详细的定罪分析:
一、 核心罪名认定(身份是关键)
1、公立医院医生(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罪名:受贿罪 (《刑法》第385条)
身份要件: 在公立医院(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医生。这里的“从事公务”通常指:
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如院长、科室主任等)。
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的采购决策、推荐、审批、评估等管理工作。
代表医院行使与药品采购、使用相关的管理职权。
行为要件: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其负责或参与药品采购、使用、评价、推荐等管理职权。
索取或非法收受药企财物: 主动索要或被动接受药企或其代理人的金钱、实物、有价证券、财产性利益(如旅游、装修、代付款项等)。
为药企谋取利益: 为药企在药品准入、采购量、处方量、使用评价、学术推广等方面提供便利、倾斜或帮助。
立案标准(数额+情节):
数额在3万元以上。
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政务处分的。
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多次索贿的。
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2、非公立医院医生(如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医生):
罪名: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163条)
身份要件: 在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即非公立医疗机构)中工作的人员。
行为要件: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其开处方、决定用药、参与采购推荐等业务便利。
索取或非法收受药企财物: 同上。
为药企谋取利益: 主要指向药企在药品销售方面谋取利益,例如通过多开、指定使用该药企的药品。
立案标准(数额较大):
根据司法解释,数额在6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数额虽不满6万,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构成犯罪:
多次索贿或收受贿赂的。
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所在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 定罪量刑的关键因素
1、受贿金额: 这是量刑的最主要依据。金额越大,刑罚越重。
受贿罪: 数额较大(3万-20万)或有其他较重情节: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20万-300万)或有其他严重情节:3-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300万以上)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数额较大(6万-200万):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200万以上):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没收财产。
2、情节严重程度:
索贿: 比被动收受处罚更重。
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例如,医生明知药品疗效不佳、价格虚高或有安全隐患,仍收受贿赂予以推广使用。
给国家、单位或患者造成重大损失: 如导致医保基金重大损失、患者健康严重受损或死亡、单位声誉严重损害等。
在重要岗位或关键环节受贿: 如负责药品采购决策的核心人员。
多次受贿、持续时间长。
贿赂款用于非法活动。
对抗组织调查、拒不退赃。
3、是否自首、立功、如实供述、积极退赃、认罪认罚: 这些是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
三、 特别注意事项
1、“回扣”形式多样: 贿赂不限于现金,还包括:
以“推广费”、“咨询费”、“讲课费”、“科研赞助”等名义支付的费用(若与实际劳务不符)。
提供旅游、娱乐、装修、购物卡、子女入学、就业等利益。
股权、干股分红。
性贿赂(虽不直接认定为财物,但可作为情节考虑)。
2、“统方费”问题: 医生或医院内部人员向药企提供药品具体使用量(处方量)信息并收取费用,同样可能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或受贿罪,视身份而定)。
3、共同犯罪: 药企人员(行贿方)可能构成行贿罪或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医院内负责采购、信息管理等相关人员参与其中,也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4、“礼尚往来”与贿赂的界限: 关键看是否与职务行为相关、价值是否明显超出正常人情往来、是否存在具体的请托事项或利益交换。
四、 法律后果
刑事处罚: 根据罪名和情节,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没收财产(甚至无期徒刑、死刑 - 仅限受贿罪且情节特别严重)。
职业处罚: 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执业医师法》规定,因犯罪被判处刑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吊销执业证书)。
行业禁入: 可能被禁止在一定期限内从事医疗行业相关工作。
声誉损失: 个人和所在机构声誉严重受损。
总结
医生收受药企贿赂的定罪,核心在于区分医生身份(是否国家工作人员),从而适用受贿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的关键要素包括利用职务/业务便利、索取或收受财物、为药企谋取利益,并达到法定的数额标准或具有严重情节。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量刑的轻重。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相关司法解释和行业规范(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也日趋严格,医生和药企均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公众和医务工作者应积极举报此类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医疗行业的廉洁性和患者的健康权益。
显示全部
收起